4月27日 永不止息
黃嘉仁

今日经文:耶利米哀歌3章19-26

祂的怜悯永不止息。—耶利米哀歌3章22节,新译本

当明芳把年迈多病的父亲接到她家照顾之后,照顾父亲的日常需求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她需要为父亲购买昂贵的医疗用品,还要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父亲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她需要智慧知道该怎么做。照顾父亲几乎花了她全部的时间,而且她还有一份全职的工作,这令她疲惫不堪。她说:“我要从哪里获得能力、智慧、爱心、资源,才可以这样不断地付出?”

明芳从耶利米哀歌看到盼望,书中描述耶利米和上帝的子民悲哀哭泣。那时,耶路撒冷被巴比伦人摧毁,犹太人被掳掠、前途未卜。这是难以承受的苦难,但上帝应许“出于[祂]诸般的慈爱”,他们就不致灭绝(耶利米哀歌3章22节)。即使他们被掳到异国他乡,离开了应许之地,上帝的盟约之爱依旧不变,因“祂的怜悯永不止息”(22节,新译本)。

上帝对祂儿女的爱永无止境。明芳从3章24节领悟到:“上帝是我的福分,祂能供应我一切所需。”她还说:“上帝的爱永不止息,所以我可以从上帝那里汲取能力,天天不断地获得与付出。”

当我们顺服上帝,无论前景如何,我们仍有盼望。上帝具备至高的智慧,祂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并会以祂认为最好的方式来供应我们。


上帝完全的爱如何

带给你安慰和信心来面对每一天?

你如何相信祂的智慧能供应你的需要?


亲爱的上帝,我的盼望在于祢,

我要等候祢。

灵粮透视

耶利米哀歌正如书名所示,其内容充满哀伤。尽管在这卷书中并未明确提到是由谁撰写,但犹太传统认为,这卷书是由耶利米撰写而成。《信徒圣经注释》提到,《七十士译本》(旧约圣经的希腊文译本)在耶利米哀歌的开头做了补充说明:以色列民被掳,耶路撒冷变为荒芜之后,耶利米坐下哭泣,为耶路撒冷悲伤而吟唱哀歌。耶利米因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军队围困攻占耶路撒冷而悲伤哀哭。由于希伯来圣经通常是以各卷书的第一个字或短语做为书名,因此耶利米哀歌的第一个字“Ekah”(意思是“何竟如此”),就成为这卷书在希伯来圣经中的书名。耶利米哀歌的内容是哀叹上帝的子民竟如此远离上帝的保护和眷顾。但尽管如此,这卷书的核心信息是3章22-23节所传达的盼望,也就是上帝的子民能够确信上帝的怜悯和信实。而上帝的怜悯和信实正反映出上帝对祂的子民有“诸般的慈爱”(22节)。

作者: 柯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