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 正直的美德
麥耀光

箴言十一1-15

1詭詐的天平為耶和華所憎惡;公平的法碼為他所喜悅。

2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

3正直人的純正必引導自己;奸詐人的邪惡必毀滅自己。

4遭怒的日子錢財無益;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

5完全人的義修平自己的路;但惡人必因自己的惡跌倒。

6正直人的義必拯救自己;奸詐人必被自己的慾望纏住。

7惡人一死,他的指望就滅絕;罪人的盼望也必滅絕。

8義人得脫離患難,有惡人來代替他。

9不虔敬的人用口敗壞鄰舍;義人卻因知識得救。

10義人享福,全城喜樂;惡人滅亡,人人歡呼。

11因正直人的祝福,城必升高;因邪惡人的口,它必傾覆。

12藐視鄰舍的,便是無知;聰明人卻靜默不言。

13到處傳話的,洩漏機密;內心老實的,保守祕密。

14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就必得勝。

15為陌生人擔保的,必受虧損;恨惡擊掌的,卻得安穩。

  《箴言》十一章1節「公平的法碼為他所喜悅」是接續十章32節「義人的嘴脣懂得令人喜悅」的,這兩節經文同是描述一個「喜悅」的主題。這裏所說的「義人的嘴脣」和「公平的法碼」是被誰所喜悅呢?經文指出是「他」,那麼這個「他」又是指誰呢?第1節上半部指出主體是「耶和華」。在這一節中,我們清楚看見耶和華所喜悅和所憎惡的,是在乎人如何使用天平和法碼。天平和法碼在交易中,是用作衡量重量的。若在貿易中有不誠實或欺騙,他們會使用不同的衡量標準,來蒙騙他人而得利,這是「耶和華所憎惡」的。而「耶和華所憎惡」這片語在《箴言》出現了11次之多,都是指向某些事會令神憎惡的。那些事有:「心中歪曲」(十一20)、「心裏驕傲的人」(十六5)、「兩樣的法碼」(廿10)、「說謊」(十二22),和「定惡人為義的,定義人為有罪的」(十七15)。換言之,不公平、不誠實、歪曲正直等等都是神所憎惡的。人所想、所言、所行的,是需要向神交帳的,因為祂在監察 (detests, NIV) 人的心思意念。

我們仔細看的時候,發現這一章是接續第十章的義人和惡人之比較。在1-15節中,經文將兩類人作出相比,他們是義人/謙遜人/正直人/完全人/聰明人,及惡人/奸詐人/罪人/不敬虔人/邪惡人。這兩類人前者在建立生命,而後者卻拆毀生命。而導致他們有不同結局的原因,是他們有不同的生活原則來指引他們生命的方向。對惡人來說,他們所作的,不單只絆倒自己 (5節),更是邁向自我毀滅的路 (3節)。最終,惡人因他們的惡行 (vices) 摧毀自己的生命。至於義人卻是以正直或美德 (virtues) 「引導」生命。以斯帖記的故事正正充分反映了這個真理,末底改和哈曼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生命特質和行事準則。敬畏神的末底改在個人危難和滅族危機中蒙拯救;而行惡的哈曼,奸詐的他最終自食其果,最後卻成為自己所設下惡毒陰謀的受害者。

十一章第9-13節是一個單元,並且呈現出一個簡單的交叉結構:

9節:鄰舍

10節:城

11節:城

12節:鄰舍

這裏說明鄰舍的關係是會因著人的說話而受到影響的。有些人到處傳話 (13節),其實就是「愛說讒言」(gossip, NIV)、到處搬弄是非 (呂振中譯本)、洩露別人的祕密。作為誠信的人,卻懂得尊重他人的私隱,這樣,羣體的關係才能得以維繫。

思想:

(1) 靠著聖靈時刻檢測內心是否正直,行神所喜悅的事; (2) 我們如何追求和建立慎言的美德,與人建立和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