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 活出光彩
麥耀光

箴言十五12-24

12傲慢人不愛受責備,也不去接近智慧人。

13心中喜樂,面有喜色;心裏憂愁,靈就憂傷。

14聰明人的心追求知識;愚昧人的口吞吃愚昧。

15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的,常享宴席。

16財寶稀少,敬畏耶和華,強如財寶眾多,煩亂不安。

17有愛,吃素菜,強如相恨,吃肥牛。

18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紛爭。

19懶惰人的道像荊棘的籬笆;正直人的路是平坦大道。

20智慧之子使父親喜樂;愚昧的人藐視母親。

21無知的人以愚昧為樂;聰明的人按正直而行。

22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得成。

23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

24生命之道使智慧人上升,使他遠離底下的陰間。

今天13節的經文中,有幾處特別的地方。首先,在12-15節我們看到情緒上的對比。正向情緒有喜樂和歡暢,而負面情感則有憂愁、憂傷和愁苦。在這幾節中,「心」這個字不單只出現了3次,而且是與外表的面色和心靈連繫在一起來描述的。心的憂喜之情形之於外,因此心中喜樂使「臉上容光煥發」(13節,新譯本)。的確,看人的面色,便懂得如何與人有合適的交往。有些負面的情緒,除了深藏在內心之外,也使人精神頹喪 ( crushes the spirit, NIV),令困苦人感到生活愁苦和心裏憂傷。舊約的約瑟,雖然被誣告而下在監裏,他卻去關懷身邊的囚犯,說:「你們今日為甚麼面帶愁容呢?」(創四十7)

這段第二個特別的地方是再次出現「勝過」或「強如」的比較句子。第16-17節這樣說:「財寶稀少,敬畏耶和華,強如財寶眾多,煩亂不安。有愛,吃素菜,強如相恨,吃肥牛。」這裏比較三個觀念:多與少、愛與恨以及素食與葷食。智者嘗試帶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吊詭現象。敬畏耶和華不一定必然帶來財物富足的。雖然物質方面或許有缺乏,但有主的同在,可帶來心靈的安舒,勝過一些家財豐富卻心靈煩亂的人。智者結束了談論與神的關係之後,繼續帶領讀者思想與人的關係。智者指出,友人彼此相愛,也可以享受素菜淡飯,勝過那些酒肉滿桌的人彼此相恨、勾心鬥角、各懷鬼胎。或許,智者盼望讀者學習「滿足」於神所賜予的。保羅見證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飽足也好,飢餓也好,豐富也好,缺乏也好,我都得了祕訣」(腓四12,新漢語)。

這段經文的第三個特別之處是重複出現幾個詞彙,如道/路、喜樂、生命等,而19-24節更出現了一個交叉結構:

正直人的路 (19)

智慧之子與愚昧人之喜樂 (20-21)

計劃與商議 (22)

應對得當之喜樂 (23)

生命之道 (24)

這裏指出了兩條道路,是這一段明顯的對比。無知的人與聰明的人正在選擇前面的道路。選擇會帶來結果,對智慧之子來說,他們得到甚麼結果呢?當他們按正直而行時 (21節),就走上平坦大道。這個「行」是在思想上的領悟 (understanding, NIV)所得的結果,就是基於聆聽多人的分析後,實踐在品格上和生活中。

思想:

(1) 耶穌說:「人的生命不在於家道豐富」(路十二15),你會對對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感到自豪嗎?還是你謙卑地與人分享? (2) 情緒帶有威力,當你面對人生的挫折或逆境時,求主將「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羅十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