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受教之心
麥耀光

箴言十二1-15

1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恨惡責備的,卻像畜牲。

2善人蒙耶和華的恩寵;設詭計的,耶和華必定罪。

3人靠惡行不能堅立;義人的根必不動搖。

4才德的妻子是丈夫的冠冕;蒙羞的婦人使丈夫骨頭朽爛。

5義人的思念是公平;惡人的計謀是詭詐。

6惡人的言論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卻拯救人。

7惡人傾覆,歸於無有;義人的家卻屹立不倒。

8人按自己的智慧得稱讚;心中偏邪的,必被藐視。

9被人藐視,但有自己僕人的,勝過妄自尊大,卻缺乏食物。

10義人顧惜他牲畜的命;惡人的憐憫也是殘忍。

11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求虛浮的,卻是無知。

12惡人想得壞人的獵物;義人的根結出果實。

13嘴脣的過錯是惡人的圈套;但義人必脫離患難。

14人因口所結的果實,必飽得美福;人手所做的,必歸到自己身上。

15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從善如流。

在《箴言》第二集中,每一章的第一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先介紹該章的主旨:十1「所羅門的箴言」,是呼喚讀者聆聽智者的教訓;十一1「公平的法碼為他所喜悅」,是提醒讀者神喜悅正直的人;十二1「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是激勵讀者要有受教之心。

今天的經文有三方面的教導。第一方面是第1-7節,這段經文是繼續前一章16-31節的信息。昨天我們已看過有關「行動與後果」的關係 (action-consequences)。在今天的經文中,智者增加多一個元素,那是「計劃/謀」,是一個「計劃-行動-後果」的關係。第5節的「思念」主要的意思是指「籌算」(新譯本)、「設計」(呂振中)及「計劃」(plan, NIV)。這裏讓我們知道,人的心思如何,他的決策也就如何。義人的思念或籌算是帶出公平;可是惡人的「言論埋伏流人的血」,就是笑裏藏刀、含血噴人般來傷害他人。義人的公平之心思和善行能蒙耶和華甚麼樣的恩寵呢?經文指出義人將有一個堅穩的根基,就是「根必不動搖」(3節)、「家卻屹立不倒」(7節)以及「根永久長存」(12節,呂振中)。

這段經文第二方面的教訓是在8-12節。的確,我們第一眼是看不到這幾節經文的關連性。第9節談及有關妄自尊大,並第一次出現「勝過」或「強如」('Better-than' sayings)一詞。這裏談及有關兩種對比的觀念,在第16-29章出現更多。第10節則是有關牲畜,而第11節卻談及耕種。然而,從9-11節,我們看到僕人、牲畜、田地及獵物,這些人與物的共通點都是與工作有關的。經文指出主人尊重僕人,愛惜動物的生命和勤勞的耕種等等,他們相似的地方是將生命和工作聯繫在一起。在路得記中,我們看見波阿斯的生命,是主人與僕人可以互相祝福的 (得二4)。我們從經文中可以見到義人的生命在工作中流露出來。

當我們將今天的經文一氣呵成的速讀時,發現這段落的第1節和15節是互相呼應的。面對「責備」(「規勸」,現中) 或「勸告」(呂振中譯本) 時,義人有受教的心,並願意從善如流。但有些人不屑接受別人的批評,他們恨惡責備(1節);也有人認為自己永遠沒有錯,就像「愚妄人所行的自看為對」(15節,呂振中譯本)。當我們願意傾聽道理或「肯聽勸告」,並反思自己是否存偏見或成見時,我們就是明理之人。

思想:

(1) 求主使我每天的靈修、每次的查經及每次的聽道,能有一個受教的心,虛心聆聽、學習和踐行; (2) 求主賜我恩典:「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的信心來衡量,看得合乎中道」(羅十二3)。試反省自我在這方面需要學習或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