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 敬虔
麥耀光

箴言十四24-35

24智慧人的冠冕是富有智慧;愚昧人的愚昧終究是愚昧。

25誠實作證,救人性命;口吐謊言是詭詐。

26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

27敬畏耶和華是生命的泉源,使人離開死亡的圈套。

28君王的榮耀在乎民多;沒有百姓,王就衰敗。

29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昧。

30平靜的心使肉體有生氣;嫉妒使骨頭朽爛。

31欺壓貧寒人的,是蔑視造他的主;憐憫貧窮人的,是尊敬主。

32惡人因所行的惡必被推倒;義人臨死,有所投靠。

33智慧安居在聰明人的心中,在愚昧人的心中卻不認識。

34公義使邦國高舉;罪惡是百姓的羞辱。

35君王的恩寵臨到智慧的臣僕;但其憤怒臨到蒙羞的臣僕。

在《箴言》中,第十五和十六章將是神的名字最集中出現的地方,而在今天的經文中,耶和華的名字連續在26-27兩節中出現。智者指出敬畏神的人所得的福:「26 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27 敬畏耶和華是生命的泉源,使人離開死亡的圈套」。這兩節共有四個意像,他們是「倚靠」、「避難所」、「生命的泉源」,以及「躲開死亡之網羅」(呂振中譯本)。第一個是「倚靠」,這詞在《箴言》出現過十五次,表示穩固和確信的源頭。第二是「避難所」,就好像一個山寨或庇護所,提供了一個安身的地方。26節的「倚靠」和「避難所」是平行句中相對的,但上半部的「耶和華」卻不應對下半部的「他的兒女」。學者認為「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26節下)這一節,是指父母教導兒女像他們一樣的敬畏神,因而同樣得到保障。第三是「生命的泉源」,就著巴勒斯坦沙漠的環境和天氣來說,找到綠洲或水源,就能維持生命。第四是「躲開死亡之網羅」,這並不是不會跌進網羅,或從網羅當中逃離,乃是說躲避開網羅。一位敬畏神的人就是一位敬虔者,且畏懼這位至聖者。就好像約瑟面對主母的誘惑時,他不敢犯這大罪得罪神 (創卅九9)。一位信徒若畏懼神的權能,就不會畏懼其他事了。

前天在看十四章1-11節時,我們思想過人內心的感受:「心中的苦楚」(10節)。今天的經文卻描述不能自控的情緒有巨大的殺傷力,就如17節所指的:「輕易發怒的、行事愚昧」,對己和對人都有害處。智者在29至30節繼續探討情緒的影響力。發脾氣對身體不好,導致高血壓及心臟病風險;對人關係不好,破壞人際關係;敗壞靈命,「人的怒氣並不能實現神的義」(雅一20)。不輕易發怒的人,就是有耐性 (patient, NIV)及節制力。《箴言》多處提及對情緒的自我約制 (十二16;十五18;十六32;十七27;十九11)。前天提過心身疾病,在第30節提供了一個治療方案,就是「心裏平靜,可使身體健康」。

思想:

(1) 求聖靈指示我領悟敬畏神的重要性,並且學習如何敬畏神; (2) 聖經多次提及「不輕易發怒」是神的一種屬性,試反思一下自己在這方面的屬靈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