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把握時機
麥耀光

箴言十九15-29

15懶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捱餓。

16遵守誡命的,保全生命;輕忽己路的,必致死亡。

17憐憫貧寒人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報償,耶和華必歸還他。

18趁還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不可執意摧毀他。

19暴怒的人必受懲罰,你若救他,必須再救。

20要聽勸言,接受訓誨,使你終久有智慧。

21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成就。

22仁慈的人令人喜愛,窮乏人強如說謊言的。

23敬畏耶和華的,得著生命,他必飽足安居,不遭禍患。

24懶惰人把手埋入盤裏,連縮回送進口中也不肯。

25責打傲慢人,能使無知的人變精明;責備聰明人,他就明白知識。

26虐待父親、驅逐母親的,是蒙羞致辱之子。

27我兒啊,停止聽那叫你偏離知識言語的教導。

28卑劣的見證嘲笑公平,惡人的口吞下罪孽。

29刑罰是為傲慢人預備的,鞭打則是為愚昧人的背預備的。

《箴言》十九章18-21節是有關責備的主題,分別向作兒子的、暴怒者及讀者作出教導,希望他們聽勸。第18節的經文有點特別:「趁還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不可執意摧毀他。」這是有關管教的教導,在《箴言》已重複地提醒父母要指導及糾正兒女的生活行為。智者迫切地呼喚父母,趁著還有指望的時候,快快的管教孩子。這裏的「指望」相信是指機會,就是孩子藉著管教得到正面的教導,不然孩子的生命就遭到摧毀。而令讀者不明白的地方是,智者是否在暗示:若父母不及時管教的話,就是「存心使他死亡」(新譯本)/「任意害死他」(呂振中譯本)?意思是說,父母不把握時機管教兒女,就是任由他們去死!是不是這樣呢?當大衛的兒子「亞多尼雅妄自尊大,說:『我要作王』…他父親從來沒有責怪他,說:『你為何這麼做?』」(王上一5-6)。很明顯,黃金機會會迅速消逝,亞多尼雅卻懵然不知神的心意是叫所羅門作王。

第23節「敬畏耶和華的,得著生命,他必飽足安居,不遭禍患」。「敬畏耶和華」在《箴言》中多次出現(一7;九10;十六6),這也是基督徒的座右銘。敬虔者將不只獲得生命,並且是一個豐盛的生命,包括飽足安居。有譯本將敬畏者的飽足翻譯為「知足」(新譯本) (“content”, NIV)。常言道:「知足常樂」。人可以滿足於已擁有的,不須與他人作比較,也不羨慕擁有更多,是開心快樂的人。保羅更確實的說:「敬虔加上知足就是大利」(提前六6)。敬虔和慾望受控的人,可享受生命。

第25節「責打傲慢人,能使無知的人變精明;責備聰明人,他就明白知識」。這一節提及三種不同心思的人,並他們對責備的反應。第一類是「傲慢人」,這些是因著自視過高而不接受別人教導的人。第二類是「無知的人」,他們是天真和空洞的人,這類人可以從學習中變得精明些。第三類是「聰明人」,他們是敏銳的,當他們被責備時,智者指出:「責備明達人,明達人就明白知識」(呂振中譯本)。為何敘述如此累贅?智者是要強調那些明白事理的人,被指正後,會獲得知識。

思想:

(1) 你願意成為一位敬虔的知足者嗎?是否有什麼攔阻?如何克服? (2) 求主賜你有屬靈的悟性明白真道,成為一個明達人,免於成為傲慢、無知的人。